logo

吃貨天堂日本!連紀念日都跟食物有關?!

阿咻 | 2019年7月22日
到日本旅行時,絕對不會放過在街角、巷弄裡就能撞見的各種美食體驗,舉凡壽司、生魚片、燒肉、拉麵、蕎麥麵、烏龍麵、蓋飯等各式各樣的料理,皆獨具特色,滿足老饕們味蕾,不過反過來說,光是在旅程中決定要吃...

到日本旅行時,絕對不會放過在街角、巷弄裡就能撞見的各種美食體驗,舉凡壽司、生魚片、燒肉、拉麵、蕎麥麵、烏龍麵、蓋飯等各式各樣的料理,皆獨具特色,滿足老饕們味蕾,不過反過來說,光是在旅程中決定要吃什麼,就得經歷過一番選擇困難。那麼,就「看日子」吃飯吧!因為喜歡過節的日本人,創立了好多和美食有關的記念日呢。

土用丑之日 - 大啖美味鰻魚飯
土用丑之日 - 大啖美味鰻魚飯

(圖片來源:photo AC )

首先最有名的,就屬夏季的「土用丑之日」(どようのうしのひ)了,這天大家都可以和柯南的朋友元太一樣,大啖美味鰻魚飯。土用指的是節氣中的「伏天」,為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後的三四十天,亦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,換成西曆約在7月19日至8月7日之間,土用丑之日便是指這段期間的「丑日」,每年都會變動,2020年則落在7月21日和8月2日。

那麼「土用丑之日」為何等於「鰻魚飯之日」呢?據說在江戶時代,有一家鰻魚店家夏天時生意欠佳,遂串聯其他同行,一塊兒在店外頭張貼了「丑之日最適合吃鰻魚」的宣傳海報,哄抬買氣,加上吃鰻魚又有解熱消暑之效,久而久之,民眾便被養成了土用丑之日就要吃鰻魚飯的習慣。畢竟,能夠名正言順奢侈一番(鰻魚飯的價格偏高),吃貨們何樂而不為呢?

一年只有一天或兩天的土用丑之日,是否讓讀者們覺得遇上行程的機率偏低呢?不要緊,接下來就來介紹每個月29日的「肉之日」,大大提升參與感!為何訂在29日?是因為「2」與「9」的日文發音恰巧是「に」與「く」,加起來正好就是肉的日文發音「にく」了,同樣的思考邏輯,2月9日自然也能被當成專屬的肉之日。每到29日,就會有許多餐廳、燒肉店、速食店,推出肉料理的相關優惠以響應肉之日,大家也不妨多多注意,說不定就能優惠地品嚐到美味肉品喲。

29日=肉之日
29日=肉之日

(圖片來源:photo AC)

日本人非常喜歡雙關語的小幽默,不僅諧音借義很有趣,也能討個好彩頭,所以不只是「29日=肉之日」此一組合,像是伴手禮王者東京香蕉(TOKYO BANANA)就把記念日定在8月7日,因為剛好讀作8(ば)7(なな),乳酸菌之日則為2月3日,因為2(に)與3(さん)讀起來近似於「乳酸」(にゅうさん),還有蛋糕捲的記念日則選在6月6日,是因為蛋糕捲(ロールケーキ)的第一個發音「ろ」可以解讀為「6」的發音,也因為它的橫切面和6很像,因此這一天就連便利商店的甜食區,都會擺滿蛋糕捲以示慶祝呢!

若對日本的其他記念日還有興趣,也可以到「日本記念日協會」的官方網站上搜尋看看,必然能發現更多有趣的記念日囉。

阿咻

熱愛旅行、觀劇、偶像文化與生活觀察,目前居住於東京的寫手。

相關文章

如果最近閱讀到日本報章雜誌,可能會常看到「平成最後の夏」這類的用詞,而且接下來也會看到「平成最後の秋」和「平成最後の冬」,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呢?要從日本的「年号」(ねんごう)制度開始說起。

>...

為什麼是「平成最後的夏季」?3分鐘讓你了解日本「年號」

如果最近閱讀到日本報章雜誌,可能會常看到「平成最後の夏」這類的用詞,而且接下來也會看到「平成最後の秋」和「平成最後の冬」,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呢?要從日本的「年号」(ねんごう)制度開始說起。 > ![heisei](//images.ctfassets.net/6i1c1nl7bhgx/1AMzAytCDGqq46kkE2gsAQ/f3874a2f509c098a59c77b1bc76651ea/heisei.jpg) > (圖片來源:[毛筆字在線生成器](http://www.akuziti.com/mb/)) 日本是君主立憲的國家,受到中國文化影響,自西元645年飛鳥時代的孝德天王開始,使用了第一個年號「大化」(たいか),孝德天皇以唐朝的律令制為基礎,施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,在日本史上又稱為「大化の改新」(たいかのかいしん),從此也可看出,該時代若有一些重要的改革與制度被啟用時,便會用當時的年號,以統稱整體的建設與革新,有名的「『明治』維新」(めいじいしん)也是同樣的道理。 現在的明仁天皇(あきひとてんのう)於1989年接位,年號為「平成」(へいせい),他的親民與和藹,深受許多民眾愛戴,但2016年時,他透過全國轉播向大眾透露自己有了退位的念頭,畢竟這位天皇已經超過80歲,雖然身體仍硬朗,體力卻逐漸衰退,最後確定將在2019年4月30日退位,由皇太子德仁親王(こうたいし なるひとしんのう)繼位。 明仁天皇的退位是睽違了200年的「生前退位」。過去,除了君主駕崩外,若因天災、人禍、戰亂等重大事件發生,也會更換年號,但自明治時期以後,便遵從了「一世一元」(いっせいいちげん)的規則,也就是一位天皇直到過世為止,都只會使用一個年號,所以這次的「生前退位」才格外受到矚目。 日本年號多是引用中國經典,比如西元1868年10月23日至1912年7月30日的「明治」年間,是取自易經中的「聖人南面而聽天下,向『明』而『治』」;西元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使用的年號「昭和」(しょうわ),延續了最長年數的64年,乃是取自《書經》裡「百姓『昭』明,協『和』萬邦」;現在所使用的「平成」,則是出於《史記・五帝本紀》裡提到的「内『平』外『成』」與《書經》裡的「地『平』天『成』」,寓含著日本國內外和天地之間,都能風調雨順、和平安樂的祝福。 對民眾來說,大正、昭和、平成等這些年號,也成為一個時代氛圍或生活風格的代名詞,比如平成年間出生的人,可能會覺得「昭和」就是老派、懷舊、很「レトロ」的象徵,簡單的一句「昭和かよ!」就是最單純地吐槽他人很保守古板、很老套的意思了。昭和年間經歷過二次大戰,戰後雖士氣低迷,但復興期間的經濟狂飆、人與人之間單純卻又溫暖的羈絆,也誕生出如電影《幸福的三丁目》這系列溫柔又可愛,充滿「昭和味」的作品。 > ![showa](//images.ctfassets.net/6i1c1nl7bhgx/6uRqffbkxU0aq2Aga6guws/19844d0b66f13cd6169a8a0a02be2d49/showa.jpg) > (富有「昭和」氣息的招牌,圖片來源:[photo AC](https://zh-tw.photo-ac.com/photo/111956/%E6%87%B7%E8%88%8A%E7%9A%84%E6%98%AD%E5%92%8C%E6%A8%99%E8%AA%8C)) 而在昭和之前的「大正時期」,雖僅有短短不到14年,但正值明治維新後,深受西方文化影響、民主與女性意識抬頭,從穿著打扮、飲食習慣、建築設計到時代氛圍,都充滿著一股新潮又浪漫的韻味,因此又被稱作「大正浪漫」(大正ロマン)。在在顯示了年號不只是一種制式的記年法,也包含了許多意涵、心意與文化。 新的年號原預計2018年秋季公布,讓公司行號、行政機關可以有時間調整,製作月曆、行事曆、手帳等文具公司也能提早做好準備,但日本政府近期又更改方針,改為2019年4月公佈,新年號的出處選項也考慮把日本古典作品也納入其中,讓大家的「猜猜樂」還得再琢磨一陣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