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最近閱讀到日本報章雜誌,可能會常看到「平成最後の夏」這類的用詞,而且接下來也會看到「平成最後の秋」和「平成最後の冬」,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呢?要從日本的「年号」(ねんごう)制度開始說起。
圖片來源:[毛筆字在線生成器]
日本是君主立憲的國家,受到中國文化影響,自西元645年飛鳥時代的孝德天王開始,使用了第一個年號「大化」(たいか),孝德天皇以唐朝的律令制為基礎,施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,在日本史上又稱為「大化の改新かいしん; 在文中為「大化革新」的專有名詞使用,亦可指一年的剛開始。
」(たいかのかいしん),從此也可看出,該時代若有一些重要的改革與制度被啟用時,便會用當時的年號,以統稱整體的建設與革新,有名的「『明治』維新」(めいじいしん)也是同樣的道理。 現在的明仁天皇(あきひとてんのう)於1989年接位,年號為「平成」(へいせい),他的親民與和藹,深受許多民眾愛戴,但2016年時,他透過全國轉播向大眾透露自己有了退位的念頭,畢竟這位天皇已經超過80歲,雖然身體仍硬朗,體力卻逐漸衰退,最後確定將在2019年4月30日退位,由皇太子德仁親王(こうたいし なるひとしんのう)繼位。
明仁天皇的退位是睽違了200年的「生前退位」。過去,除了君主駕崩外,若因天災、人禍、戰亂等重大事件發生,也會更換年號,但自明治時期以後,便遵從了「一世一元」(いっせいいちげん)的規則,也就是一位天皇直到過世為止,都只會使用一個年號,所以這次的「生前退位せいぜんたいい; 此指的是天皇/君主在尚未過世前就先讓位。而生前雖說是生前,用法大多與死亡有關,比如生前予約(せいぜんよやく)指的是在還活著的時候先行預約墓地或葬禮,生前葬(せいぜんそう)則是指人尚在人間時便先舉辦葬禮,邀請重要的人們來參加自己「即將告別人世/即將消逝在眾人面前」的儀式。
」才格外受到矚目。 日本年號多是引用中國經典,比如西元1868年10月23日至1912年7月30日的「明治」年間,是取自易經中的「聖人南面而聽天下,向『明』而『治』」;西元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使用的年號「昭和しょうわ):指日本的年號「昭和」,又常代稱整個時代,以及該時代所代表的純樸、老派、懷舊的感覺。比如日本演藝圈中有許多演員被形容為有「昭和の顔」,如有村架純、黑木華、松岡茉優等人,就具備了有自然的粗眉、高鼻樑、非小臉的特徵。
」(しょうわ),延續了最長年數的64年,乃是取自《書經》裡「百姓『昭』明,協『和』萬邦」;現在所使用的「平成」,則是出於《史記・五帝本紀》裡提到的「内『平』外『成』」與《書經》裡的「地『平』天『成』」,寓含著日本國內外和天地之間,都能風調雨順、和平安樂的祝福。 對民眾來說,大正、昭和、平成等這些年號,也成為一個時代氛圍或生活風格的代名詞,比如平成年間出生的人,可能會覺得「昭和」就是老派、懷舊、很「レトロ指懷舊、復古,英文字源為「retrospective」,在報章雜誌中常看到的「レトロブーム」便是指復古風潮的意思。
」的象徵,簡單的一句「昭和かよ!」就是最單純地吐槽他人很保守古板、很老套的意思了。昭和年間經歷過二次大戰,戰後雖士氣低迷,但復興期間的經濟狂飆、人與人之間單純卻又溫暖的羈絆,也誕生出如電影《幸福的三丁目》這系列溫柔又可愛,充滿「昭和味」的作品。 (富有「昭和」氣息的招牌,圖片來源:[photo AC])
而在昭和之前的「大正時期」,雖僅有短短不到14年,但正值明治維新後,深受西方文化影響、民主與女性意識抬頭,從穿著打扮、飲食習慣、建築設計到時代氛圍,都充滿著一股新潮又浪漫的韻味,因此又被稱作「大正浪漫」(大正ロマンたいしょうロマン; 即指大正時期深受西方影響的浪漫氛圍。ロマン的英文字源為「roman」,因此美術史上的浪漫主義(ロマン主義)、音樂分野上的浪漫派音樂(ロマン派音楽),都是使用這個字,而在日本旅遊時常會看到的「ロマン街道」,大多是指有懷舊情懷的特色商店街。
)。在在顯示了年號不只是一種制式的記年法,也包含了許多意涵、心意與文化。 新的年號原預計2018年秋季公布,讓公司行號、行政機關可以有時間調整,製作月曆、行事曆、手帳等文具公司也能提早做好準備,但日本政府近期又更改方針,改為2019年4月公佈,新年號的出處選項也考慮把日本古典作品也納入其中,讓大家的「猜猜樂」還得再琢磨一陣子了。